「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1681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1682

《次韵和王巩六首》

邻里有异趣,何妨倾盖新。
殊方君莫厌,数面自成亲。
展开全文
默坐无余事,回光照此身。
他年赤墀下,玉立看垂绅。
收起
1683

《劝金船 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1684

《次韵和王巩六首》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巧语屡曾遭薏苡,廋词聊复托芎藭。
展开全文
子还可责同元亮,妻却差贤胜敬通。
若问我贫天所赋,不因迁谪始囊空。
收起
1685

《次韵和王巩六首》

君家玉臂贯铜青,下客何时见目成。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展开全文
熏衣渐叹衙香少,拥髻遥怜夜语清。
记取北归携过我,南江风浪雪山倾。
收起
1686

《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此诗复次前韵》

大邦安静治,小院得闲游。
赣水雨已涨,廉泉春水流。
展开全文
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
扬雄未有宅,王粲且登楼。
老景无多日,归心梦几州。
敢因逃酒去,端为和诗留。
旧箧藏新语,清风自满舟。
收起
1687

《圆通禅院,先君旧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展开全文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收起
1688

《次韵王仲至喜雪御筵》

三军喜气铄飞花,睡起空惊月在沙。
未集骅骝金騕褭,故残鳷鹊玉横斜。
展开全文
偶还仗内身如寄,尚忆江南酒可赊。
宣劝不多心自醉,强扶衰白拜君嘉。
收起
1689

《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王晋卿以小诗借观,》

海石来珠宫,秀色如蛾绿。
坡陀尺寸间,宛转陵峦足。
展开全文
连娟二华顶,空洞三茅腹。
初疑仇池化,又恐瀛洲蹙。
殷勤峤南使,馈饷扬州牧。
(仆在扬州,程德孺自岭南解官,以此石见遗。
)得之喜无寐,与汝交不渎。
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
(仆以高丽所饷大铜盆贮之,又以登州海石如碎玉者附其足。
)幽光先五夜,冷气压三伏。
老人生如寄,茅舍久未卜。
一夫幸可致,千里还相逐。
风流贵公子,窜谪武当谷。
见山应已厌,何事夺所欲。
欲留嗟赵弱,宁许负秦曲。
传观慎勿许,间道归应速。
收起
1690

《题永叔会老堂》

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展开全文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自顾缨尘犹未濯,九霄终日羡冥鸿。
收起
1691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
展开全文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收起
1692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展开全文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莛何以得舂容。
收起
1693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
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
展开全文
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
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薄。
二公凛凛和非同,畴昔心亲岂貌従。
白头相映松间鹤,清句更酬雪里鸿。
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收起
1694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1695

《题宝鸡县斯飞阁》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
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展开全文
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
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收起
1696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1697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将军结发战蛮溪,箧有殊珍胜象犀。
漫说玉床分箭镞,何曾金鼎识刀圭。
展开全文
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多少空岩人不见,自随初日吐虹蜺。
收起
1698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

?一作:吕倚梦得承事借示古今书一轴作诗代跋尾倚年八十一?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展开全文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收起
1699

《次韵子由弹琴?一作: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意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着痕。
展开全文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
?过终南日,令道士赵宗有弹琴溪堂。
?
收起
1700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展开全文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收起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