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1701

《和晁美叔》

反观皆自直,相诋竟谁谀。
事过始堪笑,梦中今了无。
展开全文
珍材尚空谷,疲马正长途。
未识造化意,茫然同一炉。
收起
1702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展开全文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亭皋。
收起
1703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闭户端居念独深,小轩朱槛忆同临。
燎须谁识英公意,黄发聊知子建心。
展开全文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时内集应呼我,下客先判醉堕簪。
收起
1704

《和陈述古拒霜花》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1705

《次韵刘景文送钱蒙仲三首》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汉殿长门,
经纬尚余三策,典刑留与诸孙。
1706

《梦中作寄朱行中》

舜不作六器,谁知贵玙璠。
哀哉楚狂士,抱璞号空山。
展开全文
相如起睨柱,头璧相与还。
何如郑子产,有礼国自闲。
虽微韩宣子,鄙夫亦辞环。
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
收起
1707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索漠齐安郡,従来著放臣。
如何风雪里,更送独归人。
展开全文
瘦骨寒将断,衰髯摘更稀。
未甘为死别,犹恐得生归。
日上气暾江,雪晴光眩野。
记取到家时,锄櫌吾正把。
月明穿破裘,霜雪涩孤剑。
归来闭户坐,默数来时店。
诸兄无可寄,一语会须酬。
晚岁俱黄发,相看万事休。
故人如念我,为说瘦栾栾。
尚有身为患,已无心可安。
吾兄喜酒人,今汝亦能饮。
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
东阡在何许,寒食江头路。
哀哉魏城君,宿草荒新墓。
临分亦泫然,不为穷途泣。
东阡时一到,莫遣牛羊入。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
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
莫为无车马,含羞入剑关。
我坐名过实,欢哗自招损。
汝幸无人知,莫厌家山稳。
竹笥与练裙,随时毕婚嫁。
无事若相思,征鞍还一跨。
万里却来日,一庵仍独居。
应笑谋生拙,团团如磨驴。
收起
1708

《骊山三绝句》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1709

《骊山三绝句》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1710

《骊山三绝句》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
咫尺秦陵是商监,朝元何必苦跻攀。
1711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展开全文
不祷自安缘寿骨,苦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従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鴂鸣。
收起
1712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展开全文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收起
1713

《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展开全文
使君厌骑従,车马留山前。
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只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
归来始觉远,明月高峰颠。
收起
1714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1715

《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麴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1716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

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
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
展开全文
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
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收起
1717

《古风?此秦观诗?》

精神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
展开全文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仙者二三子,眷然骨肉亲。
饮我霞石杯,放杯恍如春。
遂朝玉虚上,冠剑班列真。
无端拜失仪,放弃令自新。
云霄难遽返,下土多埃尘。
淮南守天庖,嗟我复何人。
收起
1718

《次韵刘贡父所和韩康公忆持国二首》

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展开全文
狂似次公应未怪,醉推东阁不须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终当继八萧。
(唐萧氏自瑀及遘八宰相。
)闭户端居念独深,小轩朱槛忆同临。
燎须谁识英公意,(英公为其姊作粥,燎须,曰:吾与姊皆老矣,能几进粥。
)黄发聊知子建心。
(子建与楚王彪别诗云:王其爱玉体,共享黄发期。
)已托西风传绝唱,且邀明月伴孤斟。
他时内集应呼我,下客先判醉堕簪。
收起
1719

《无题?此为白居易诗?》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
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
展开全文
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
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收起
1720

《《虔州八境图》八首》

坐看奔湍遶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