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2461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

老守厌簿书,先生罢函丈。
风流魏晋间,谈笑义皇上。
展开全文
河洪忽已过,水色绿可酿。
君无轻此乐,此乐清且放。
收起
2462

《余主簿母挽词》

闺庭兰玉照乡闾,自昔虽贫乐有余。
岂独家人在中馈,却因麟趾识关睢。
展开全文
云軿忽已归仙府,乔木依然拥旧庐。
忍把还乡千斛泪,一时洒向老莱裾。
收起
2463

《寄高令》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
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
展开全文
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
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收起
2464

《皎然禅师《赠吴凭处士》诗云"世人不知心是》

寒时便具热时风,饥汉那知食药功。
莫怪禅师向西笑,缘师身在长安东。
2465

《过淮》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展开全文
麏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従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时家在子由处,独与儿子迈南来。

收起
2466

《王文玉挽词》

才名谁似广文寒,月斧云斤琢肺肝。
玄晏一生都卧病,子云三世不迁官。
展开全文
幽兰空觉香风在,宿草何曾泪叶干。
犹喜诸郎有曹志,文章还复富波澜。
收起
2467

《和吴安持使者迎驾》

小雪疏烟杂瑞光,清波寒引御沟长。
曈曈日色笼丹禁,杳杳鞭声出建章。
展开全文
鹓鹭偶叨陪下列,天阍聊启望中央。
归来喜气倾新句,满座疑闻锦绣香。
收起
2468

《戏周正孺二绝》

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镒访权奇。
劝君鬻骆犹闲事,肠断闺中杨柳枝。
展开全文
天厩新颁玉鼻骍,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收起
2469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一篇泷吏可书绅,莫向长沮更问津。
老去常忧伴新鬼,归来且喜是陈人。
展开全文
曾陪令尹苍髯古,又见郎君白发新。
回首天涯一惆怅,却登梅岭望枫宸。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二李控鲸鱼。
欲従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
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仆昔为开封幕,先公为赤令,暇日相与论内外丹,且出其丹示仆。
今三十年,而见君曲江,同游南华,行山水间数日,道旧感叹,且劝我卜居于舒,故诗中皆及之。
?
收起
2470

《和南都赵少师》

富贵功名已两忘,望高嵩华量包湘。
还家傲似蒙庄子,定策忠于汉霍光。
展开全文
远访交亲情益重,共论诗酒兴偏长。
园亭继日休车马,却悔多年滞庙堂。
收起
2471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展开全文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收起
2472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
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
展开全文
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收起
2473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荻蒲》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
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2474

《次韵定国见寄》

还朝如梦中,双阙眩金碧。
复穿鹓鹭行,强寄麋鹿迹。
展开全文
劳生苦昼短,展转不能夕。
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故人为我谋,此志何由毕。
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时方请越。

收起
2475

《玉盘盂》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
展开全文
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
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收起
2476

《次韵乐著作野步》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展开全文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收起
2477

《玉盘盂》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展开全文
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收起
2478

《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稿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展开全文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收起
2479

《予初谪岭南过田氏水阁东南一峰丰下锐上俚人》

倚天巉绝玉浮屠,肯与彭郎作小姑。
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
2480

《乞数珠一首赠南禅湜老》

従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敢转千佛,且従千佛转。
展开全文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道士守玄牝,龙虎看舒卷。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
默坐阅尘界,往来八十反。
区区我所寄,蹙缩蚕在茧。
适従海上回,蓬莱又清浅。
收起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