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3161

《西湖秋涸东池鱼窘甚因会客呼网师迁之西池为》

东池浮萍半粘块,裂碧跳青出鱼背。
西池秋水尚涵空,舞阔摇深吹荇带。
展开全文
吾僚有意为迁居,老守纵馋那忍脍。
纵横争看银刀出,瀺灂初惊玉花碎。
但愁数罟损鳞鬣,未信长堤隔涛濑。
aa34aa34发发须臾间,圉圉洋洋寻丈外。
安知中无蛟龙种,尚恐或有风云会。
明年春水涨西湖,好去相忘渺淮海。
收起
3162

《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唱和已许诺矣复以》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展开全文
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
従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文忠公赠苏、梅诗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
快哉天下乐,一酹宜百觞。

收起
3163

《儋耳山?此诗为孔平仲作?》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3164

《桧》

强致南山树,来经渭水滩。
生成未有意,鸦鹊莫相干。
3165

《寄欧阳叔弼》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来消息不须疑。
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3166

《藉田》

窃脂方纪瑞,布谷未催耕。
鱼沫依苹渚,蜗涎上彩楹。
展开全文
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
琴里思归曲,因君一再行。
收起
3167

《题灵峰寺壁》

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3168

《众妙堂?广州何道士?》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夫物芸芸各归根,众中得一道乃存。
展开全文
道人晨起开东轩,趺坐一醉扶桑暾。
余光照我玻璃盆,倒射窗几清而温。
欲收月魄餐日魂,我自日月谁使吞。
收起
3169

《和阳行先?用郁孤台韵?》

室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
摩诘元无病,须洹不入流。
展开全文
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
虽未麒麟阁,已逃鹦鹉洲。
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
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
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
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
收起
3170

《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

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埽空,醒後纷纷如宿草。
展开全文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收起
3171

《赠江州景德长老》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3172

《留题徐氏花园二首》

莫寻群玉山头路,莫看刘郎观里花。
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
3173

《六言乐语》

桃园未必无杏,银矿终须有铅。
荇带岂能拦浪,藕花却解留莲。
3174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展开全文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矫矫任夫子,罢官还旧庐。
是时里中儿,始识长者车。
烹鸡酌白酒,相对欢有余。
有如庞德公,往还葛与徐。
妻子走堂下,主人竟谁欤。
我时年尚幼,作赋慕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岁月曾几何,耆老逝不居。
史侯最先没,孤坟拱桑樗。
我亦涉万里,清血满襟祛。
漂流二十年,始悟万缘虚。
独喜任夫子,老佩刺史鱼。
威行乌白蛮,解辫请冠裾。
方当入奏事,清庙陈璠玙。
胡为厌轩冕,归意不少纾。
上蔡有良田,黄沙走清渠。
罢亚百顷稻,雍容十年储。
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
苍鹰十斤重,猛犬如黄驴。
岂比陶渊明,穷苦自把锄。
我今四十二,衰发不满梳。
彭城古名郡,乏人偶见除。
头颅已可知,几何不樵渔。
会当相従去,芒鞋老菑畲。
念子瘴江边,怀抱向谁摅。
赖我同年友,相欢出同舆。
冰盘荐文鲔,(鲔,鮥也。
戎、泸常有。
)玉斝倾浮蛆。
醉中忽思我,清诗缀琼琚。
知我少诙谐,教我时卷舒。
世事日反覆,翩如风中旟。
雀罗吊廷尉,秋扇悲婕妤。
升沉一何速,喜怒纷众狙。
作诗谢二子,我师宁与蘧。
收起
3175

《秧马歌(并引)》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
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
展开全文
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
《史记》禹乘四载,泥行乘橇。
解者曰,橇形如箕,擿行泥上。
岂秧马之类乎?作《秧马歌》一首,附于《禾谱》之末云。
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鹥,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従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卢跃檀溪。
归来挂壁従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收起
3176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展开全文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
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收起
3177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展开全文
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
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
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似盐车压千里。
收起
3178

《天竺寺(并引)》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展开全文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笔势奇逸,墨迹如新。
”今四十七年矣。
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壁,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收起
3179

《河复(并叙)》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展开全文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
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
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沉白马。
河公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
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
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收起
3180

《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彭蠡东北源,庐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
展开全文
思之不可见,破宅余修竹。
四邻戒莫犯,十亩森似束。
我来仲夏初,解箨呈新绿。
幽鸟向我鸣,野人留我宿。
徘徊不忍去,微月挂乔木。
遥想他年归,解组巾一幅。
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
卧听邻寺钟,书窗耿残烛。
收起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