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481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展开全文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收起
482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483

《观棋》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
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展开全文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
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
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
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收起
484

《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
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
展开全文
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收起
485

《水调歌/水调》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486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二首》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展开全文
君应旅睫寒生晕,我饥亦肠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收起
487

《新城道中二首》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展开全文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收起
488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489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灭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490

《江神子/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491

《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492

《诅楚文》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展开全文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後,发我一笑粲。
收起
493

《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494

《更漏子 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意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495

《诅楚文》

碑获於开元寺土下,今在太守便厅。
秦穆公葬于雍橐泉祈年观下,今墓在开元寺之东南数十步,则寺岂祈年之故基耶?淮南王迁于蜀,至雍,道病卒,则雍非长安,此乃古雍也。
展开全文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瓚。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于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邛,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
收起
496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展开全文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收起
497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498

《再和二首》

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499

《再和二首》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展开全文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收起
500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

朝来取饭化,乃是维摩遣。
全锋虽未露,半藏已曾转。
展开全文
说有陋裴頠,谈无笑王衍。
看经聊尔耳,遮眼初不卷。
三吒故自醒,一吷何由喘。
请归视故椟,静夜珠当反。
安居三十年,古衲磨山茧。
持珠尚默坐,岂是功用浅。
收起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