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词全集(4239)首)

2941

《雨後晚步郡圃二首》

风勒归云带雨回,不容老子小徘徊。
拨忙也到池亭上,昨日卷荷今尽开。
2942

《雨後晓登碧落堂》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後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展开全文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收起
2943

《至鹧鸪洞》

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
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
展开全文
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
江洧千万峰,穿侬两鞋青。
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
收起
2944

《访蓬莱老人》

不到蓬莱又几时,凉花渐盛暑花稀。
我来不是忘归去,忘却来时况道归。
2945

《访周仲觉夜宿南岭,月色粲然。晓起路湿闻有》

夜晴那得晓来泥,才见金钲浴绀池。
一阵五更松上雨,元来睡著不曾知。
2946

《雨後晓起问讯梅花》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
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
展开全文
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
不平安否,早来问讯还疾走。
横枝雨後转清妍,玉客洗妆晨更鲜。
绝似孤山半峰雪,不羡玉井十丈莲。
十事八九不知意,人生巧墯天公计。
簿书海底白人头,孤负江南风月秋。
忆昔少年命同社,月里传觞梅影下。
一片花飞落酒中,十分便罚琉璃锺。
如今老病不饮酒,梅花也合怜衰翁。
收起
2947

《泊舟无锡雨止遂游惠山》

天教老子不空回,船泊山根雨顿开。
归去江西人问我,也曾一到惠山来。
2948

《南海东庙浴日亭》

南海端为四海魁,扶胥绝境信奇哉。
日从若木梢头转,湖到占城国里回。
展开全文
最爱五更红浪沸,忽吹万里紫霞开。
天公管领诗人眼,银汉星槎借一来。
收起
2949

《雨後行郡圃》

雨余行脚古城隈,为爱危亭首屡回。
无数菊苗齐老去,多时花径不曾来。
2950

《分宜迸旅逢同郡客子》

在家儿女亦心轻,行路逢人捻弟兄。
未问後来相忆否,其如临别不胜情。
2951

《南海集雨霁登连天观》

高台十日不曾登,雨後榰藤拄晚晴。
城外诸峰迎落照,松根细草总斜明。
展开全文
眼穿岭北书不到,秋入海南愁顿生。
只有荷花旧相识,风前翠盖为人倾。
收起
2952

《芗林五十咏·皈来桥》

已赓彭泽辞,更拟辋川诗。
未老还山了,犹嫌皈较迟。
2953

《雨後至溪上》

夜雨无端忽晓晴,南溪便长半篙清。
斜冲乱石雪霜碎,快泻深陂金玉声。
展开全文
慢处回头萦作漩,急边眨眼不留行。
李成觑著如何画,却是诗中画得成。
收起
2954

《丰山小憩》

归路元无远,行人倦自迟。
野香寒蝶聚,秋色老枫知。
展开全文
得得逢清荫,休休憩片时。
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
收起
2955

《过水车铺二首》

尽日涂中断客行,两边山色到云青。
溪光摇碎黄金日,波面跳成白玉星。
2956

《雨後子文、伯庄二弟相访,同游东园》

北阮稀相见,东园肯到无。
鞋留沙迹浅,扇答雨声疏。
展开全文
新长水三尺,倒漂梅一株。
炊烟起山崦,好个晚村图。
收起
2957

《过水车铺二首》

轿里看书得昼眠,梦中惊浪撼渔船。
觉来书卷风吹乱,忘却前篇与後篇。
2958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

药里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
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展开全文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
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收起
2959

《入峡歌》

峡山未到日日愁,峡山已到愁却休。
不是朝来愁便散,愁杀人来山不管。
展开全文
昨宵远望最高尖,今朝近看云隔帘。
楼船冲雨过山下,两扇屏风生色画。
江神不遣客心惊,云去云来遮岩扃。
忽然褰云露山脚,仰见千丈翠玉削。
篙师相贺涨痕落,今夕可到鸦矶泊。
收起
2960

《从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後上清岩翠微亭。望》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
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展开全文
楼台王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
客子要穷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收起
关于作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