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诗词全集(1211)首)

121

《步虚四章》

帝在蕊珠殿,骞林白鹤翔。
方会琪花宴,遽听青鸾歌。
展开全文
云笼六六天,下界徒嗷嗷。
尔不慕玉府,轮回复奈何。
收起
122

《步虚四章》

清都五云天,天中飞紫琼。
上皆青琳府,中有白玉京。
展开全文
风露凄且冷,蕊宫云冥冥。
玉童折珊瑚,下弄银河星。
收起
123

《春词七首》

春光若海渺无边,日暮归来泛玉船。
红酽海棠红似雪,翠娇杨柳暗如烟。
124

《春词七首》

千红万紫竞繁华,莺燕多依富贵家。
上巳兰亭修褉事,一年春色又杨花。
125

《春词七首》

瘦沈皤潘莫自匆,花边有酒且从容。
春三二月东风里,莺百千声翠柳中。
126

《春词七首》

柳困花慵风力轻,脱禅衣裌过清明。
唤晴唤雨鸠无准,飞去飞来燕有情。
127

《春词七首》

旦上禅衣试绿罗,情知春暮亦无何。
风吹一架荼醾雪,酒恶频将玉蘂挼。
128

《春词七首》

晴帘暖幕笑如烘,春事还归缥缈中。
红药一枝寒食过,东风万点海棠空。
129

《春词七首》

春色将穷诗未穷,开樽姑为慰东风。
偶然行到青苔上,尚有残英一片红。
130

《琵琶行》

长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断鱼龙舞。
芦花荻花愁暮云,天风吹我客湓浦。
展开全文
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远,琵琶亭下楚江横。
呜呼我祖唐少传,兜率天中已归去。
客来倚棹问渔翁,香山居士今何处。
冰魂雪魄挽不回,涛山浪屋空崔嵬。
樯乌惊起水鸥睡,绕船明月夜徘徊。
谪官江左秋风惨,江上黄昏月黯黯。
那堪送客闻琵琶,况对怨女不伤感。
洛阳城外虾撁陵,下有甲妓何娉婷。
花落色衰婚舶客,独守孤舟伴月明。
手抚琵琶意呜唈,挑拢撚抹缓复急。
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妇岂不泣。
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
碧落黄泉两凄苦,幽愁暗恨不堪听。
凛如猿咽梧桐晚,款若莺啼春昼暖。
鹍弦转处如胡笳,宫调弹时若羌管。
江州司马一断肠,灯前老泪如雨滂。
老妇低眉娇滴滴,琵琶掩面罗衣香。
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
诉尽平生云雨生,尽是春花秋月语。
罗衣揾泪向人啼,妾是秦楼浪子妻。
流落烟尘归未得,青楼昔在洛阳西。
今嫁商人岂妾意,一曲萧骚夜无寐。
秋风吹破居士心。琵琶声声堕珠泪。
居士左迁郁小邦,鼎鼐志愿犹未降。
闻其曲声见其语,万斛愁肠如秋江。
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
江风飕飕江水寒,不见长安十年话。
当时风月亦有情,为伊翻作琵琶行。
居士悲乐似此妇,此妇激发居士情。
居士还朝此妇死,琵琶古声今已矣。
邦人江上建此亭,古往今来亭下水。
柿叶翻红枫叶黄,荒烟压蓬月堕樯。
星霜磨老香山句,香山骨冷今如霜。
亭空江阔情何极,一思古人一叹息。
两岸横芦今画楼,山水窟中安乐国。
江国凄凉人自悉,香山一去三百秋。
长江不管愁人恨,泪与江波不宽余流。
九江风月嗟无主,孤月依然几今古。
江头愁绝到三更,琵琶不作亦凄苦。
我来适是九世孙,思贤怀古独销魂。
悲风如舞琵琶调,哀鸟如歌琵琶弦。
古人去去不复返,孤亭寂寂寒江远。
琵琶无声万艇横,留得庐山遮醉眼。
收起
131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去年五月扣松关,方与先生一解颜。
今我杖藜寻旧隐,闻君琴剑蜕空山。
展开全文
交朋满眼今无几,羁旅伤心为一潸。
自叹洞前东去水,不若逝者若为还。
收起
132

《春兴七首》

草根未放晓霜稀,骤冷初暄蝶倦飞。
行到碧桃花下看,新花良是旧枝非。
133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去年五月风飕飕,人在方瀛山上头。
见我飘然动行色,有诗因尔话离愁。
展开全文
早知如许归仙速,悔不迟为几日留。
闻道先生归去日,千岸万壑正中秋。
收起
134

《春兴七首》

未忺盥栉且看云,空翠濛濛霁色分。
日线穿窗蜂透出,隔窗花影动欣欣。
135

《挽知宫王月谷三章》

去年五月访丹元,月谷先生与我言。
将谓此生共茅舍,不知何事速云轩。
展开全文
亲书数卷空悬壁,旧隐三间半掩门。
雪魄冰魂无处觅,秋烟秋雨暗孤村。
收起
136

《春兴七首》

茜草叶交萱草叶,桃花枝映李花枝。
馊风馂雨休相恼,放我水边林下嬉。
137

《春兴七首》

晓日激昂山吐雾,东风从臾水生波。
燕才邂逅莺相款,花自将迎蝶见过。
138

《春兴七首》

细雨如毛暮霭浓,山光水色醉春空。
认来认去燕还舍,吹落吹开花使风。
139

《春兴七首》

望中白鸟入空无,一带青山似画图。
宿雨初醒云半敛,垂杨微困水平铺。
140

《春兴七首》

娇烟嫩霭弄晴晖,谁见诗人太息时。
风主庭前花寿夭,水占溪上柳安危。
关于作者

白玉蟾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