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词全集(2922)首)

1701

《依韵和希深立春後祀风伯雨师毕过午桥庄》

青郊谁驻马,谢客思池塘。
野水微波绿,江梅嫩蕊黄。
展开全文
初从奠风雨,遂此乐壶觞。
已爱幽禽语,园林即日芳。
收起
1702

《次韵和吴正仲以予往南陵见寄兼惠新酝早蟹》

我念仲氏疾,走毂不暇膏。
久处田园闲,风日惯犯冒。
展开全文
暮过春谷溪,亭长或前劳。
乃心在手足,岂得事请造。
邑僚相哀怜,曾未曰简傲。
朝夕论药品,况是素所好。
颇能识精麤,固靡穷突奥。
吾亲日倚户,西首只待报。
不知羸苶剧,饮饵须谕导。
既平忧已宽,胜境思一到。
原田经秋霖,步履畏宿潦。
山中趣多幽,松下净不扫。
言归尚泥涂,云绽喜暂曝。
还将奉谈笑,近已逢问耗。
入门得寄诗,欲览整白帽。
酒壶及霜蟹,致酿知谈操。
岂同里中俗,唯罪往不告。
醉来夜挥毫,明月为绝倒。
收起
1703

《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後。
展开全文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收起
1704

《责躬诗》

所禀介且拙,尝耻朋比为。
皎皎三十年,半语曾未欺。
展开全文
身微德不著,尚使人见疑。
省己当自责,实负圣相知。
圣相虽明察,不假束蕴辞。
扣言已可罪,引去岂非宜。
收起
1705

《送孙隐之都官通判秀州》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展开全文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
收起
1706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
云缨白飘颻,岩树长匆蒨。
展开全文
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
收起
1707

《次韵和永叔》

省树高槐雪压条,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弃明珠学纬萧。
展开全文
渐老但知贫贱乐,向来徒用岁时销。
新年不管鱼龙跃,安得乘风入剡樵。
收起
1708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力田冒风雨,缉箨为台笠。
寒蓑相与用,阴野低迷入。
展开全文
足屦固易濡,鬓葆何尝湿。
斯须未可去,赫日资乃急。
收起
1709

《寄岳州孙屯田》

从来洞庭好,都在岳阳楼。
明月一千里,寒光三万秋。
展开全文
年华有时尽,风物不知休。
太守怜予句,应如沈隐侯。
收起
1710

《暮春过洪氏汝曲小园》

三月花已休,闲来羡丛薄。
河回地势偏,雨入滩声恶。
展开全文
绿草旋抽心,青梅犹带萼。
主人归未归,谁省曾游乐。
收起
1711

《赠陈孝子庸》

康州水边龙母坟,草树蒙蒙起风雨。
五色五蛇时往来,野鼠不穴坟上土。
展开全文
嗟哉异类犹厚亲,岂彼人兮忘恃怙。
果生陈子孝且仁,终日劬劬在民伍。
天清天顺感其和,嘉禾骈枝立如股。
遐乡叹慕为尔邻,太守欣言出吾部。
中州士人传以夸,照顽烁孽良有补。
唯时火德君道明,粤南祝融孝所生。
若然宁独一陈生,筑堠表庐从此数。
收起
1712

《故原战》

落日探兵至,黄尘钞骑多。
邀勋轻赴敌,转战背长河。
展开全文
大将中流矢,残兵空负戈。
散亡归不得,掩抑泣山阿。
收起
1713

《寄致仕余少卿》

仕苦恋朝廷,多为老所逼。
朝廷虽爱贤,不欲竭其力。
展开全文
君归颇得宜,湖上遂偃息。
男能智自谋,孙亦俛就职。
人事当置之,自可乐胸臆。
收起
1714

《宋中道失小女戏宽之》

宋子失汝婴,苦将造物怪。
造物本无恶,尔责亦已隘。
展开全文
且如工作器,宁复保存坏。
收泪切勿悲,他时多婿拜。
收起
1715

《次韵和永叔对雪十韵》

纷纷何乱目,凛凛自开门。
著莫风难定,侵凌物已繁。
展开全文
装成新树色,遮尽古苔痕。
冷入梁王苑,清乘卫国轩。
欺贫冻蓬荜,增险想轘辕。
小隙皆能及,洪炉逼不温。
云衣随处积,水甲等闲屯。
团戏为丸转,堆雕作兽蹲。
岂愁穿破履,幸喜有清樽。
谁问诸公子,高楼与後园。
收起
1716

《瓜洲对雪欲再游金山寺家人以风波相止》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
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展开全文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
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收起
1717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七耰锄》

芜秽或不治,良苗安得长。
薅来露未曦,荷去月初上。
展开全文
侵烟湿鹅颈,近茇翻蚁壤。
生具自有余,何辞汗沾颡。
收起
1718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展开全文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收起
1719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彤云赤雾生绀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裛露明月璫。
展开全文
浊水一石乱蛙黾,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收起
1720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二水车》

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展开全文
上倾成下流,损少以益甚。
汉阴抱瓮人,此理未可谂。
收起
关于作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