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词全集(2922)首)

261

《武陵行》

生事在渔樵,所居亦烟水。
野艇一竿丝,朝朝狎清泚。
展开全文
忽自傍藤阴,乘流转山觜。
始觉景气佳,潜通小溪里。
常时不见春,入谷惊红蕊。
幽兴穷绿波,翫芳心莫已。
花外一峰明,林间碧洞启。
遥闻鸡犬音,渐悟人烟迩。
舍舟遂潜行,石径劣容屣。
豁然有田园,竹果相丛倚。
厖眉髽髻人,倏遇心颜喜。
尚作秦衣裳,那知汉名氏。
自言逢世乱,避地因居此。
来时手种桃,今日开如绮。
更看水上花,几度逐风委。
竞引饭雕胡,邀饮酌琼醴。
复呼童稚前,绿鬓仍皓齿。
翻遣念还茅,思归钓鱣鲔。
将辞亦赠言,勿道丘壑美。
鼓枻出僊源,繁英犹逦迤。
薄暮返苍洲,微风吹白芷。
他日欲重过,茫茫何处是。
收起
262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少年为侍从,名誉竟轩腾。
每吐胸中凤,宁容笔上蝇。
展开全文
受厘延汉室,被谤过周陵。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礼。
收起
263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展开全文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收起
264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秋树无黄鸟,蝉声亦自哀。
素车新陇去,白马旧宾来。
展开全文
薤上朝阳露,池中岁劫灰。
短长何足较,嗣子有高才。
收起
265

《黄河》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
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展开全文
怒洑生万滑,惊流非一状。
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
常苦事堤防,何曾息波浪。
川气迷远山,沙痕落秋涨。
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
洪梁画鷁连,古戍苍崖向。
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望。
谁当大雪天,走马坚冰上。
收起
266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昔乘野艇向湖上,泊岸去寻高士初。
折竹压篱曾碍过,却寻松下到茅庐。
267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旋烧枯栗衣犹湿,去爱峰前有径开。
日暮更寒归欲懒,无端撩乱入船来。
268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

樵童野犬迎人後,山葛棠梨案酒时。
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269

《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昔在少年时,辛勤事诸父。
诸父为桃州,物宜皆可数。
展开全文
事君勤职贡,采茗先谷雨。
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
城西大灵祠,措意初似禹。
将通吴境河,身自同豕伍。
期妇来饷时,坛上必鸣鼓。
一为乌所误,愧恨去不睹。
至今存遗堤,五丈立坚土。
正如开轘辕,黄熊惭启姥。
功利欲及民,血食宜簋簠。
祠後有高山,山头多栋宇。
此实诸父为,禾麻可就俯。
岁登有乐事,或亦作歌舞。
赋诗当清明,解禊思洛浦。
其言在黑石,往往被乐府。
于今三十年,追想渐成古。
公将乘朱轮,去问民疾苦。
治术自有具,薄言无所补。
缺将陈迹书,又且剧莽卤。
收起
270

《戏作常娥责》

我昨既赋白兔诗,笑他常娥诚自痴。
正值十月十五夜,月开冰团上东篱。
展开全文
毕星在傍如张罗,固谓走失应无疑。
不意常娥早觉怒,使令乌鹊绕树枝。
啅噪言语谁可辨,徘徊赴寝搴寒帷。
又将清光射我腹,但觉轸粟生枯皮。
乃梦女子下天来,五色云拥端容仪。
雕琼刻肪肌骨秀,声音柔响扬双眉。
以理责我我为听,何拟玉兔为凡卑。
百兽皆有偶然白,神灵独冒由所推。
裴生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遂云裴生少年尔,谑弄温软在酒卮。
尔身屈强一片铁,安得妄许成怪奇。
翰林主人亦不爱尔说,尔犹自惜知不知。
叩头再谢沋已去,起看月向西南垂。
收起
271

《祫礼颂圣德诗》

溥哉孝享,将事于宁。
文武卿士,冠剑在庭。
展开全文
爰俟帝斋,风霰其零。
风霰不已,钩陈豹尾。
龙旗太常,立列比比。
帝居路寝,百辟就次。
至于谷旦,漫漫翳翳。
帝入灵宫,左撞黄锺。
升阶置玉,日气曈鸿。
鸿鸿杲杲,氛驳阴扫。
宿于太宫,月星皓皓。
侍祠之臣,鹄举鹭振。
或捧其匜,或进其巾。
辅相夹导,俯偻鳞鳞。
圭瓒以陈,登歌以均。
东向虚位,发爵亲亲。
平明帝还,紫宸序班。
望帝之颜,穆穆闲闲。
檐步廊廊,雪浮阳光。
大楹烂烂,朱陛煌煌。
称祝万寿,万寿无疆,
却登宝舆,以御端门。
揭鸡肆赦,雷动乾坤。
于寺都人,于时妇女。
于时蛮夷,异口同语。
天子万年,仁圣之主。
臣时执册,与物咸睹。
敢播于诗,庶闻九土。
收起
272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射策志何远,阖棺人共疑。
奠觞朋友去,泣血母兄悲。
展开全文
雾气窗间尽,车声户外知。
玉楼成作记,此语可能欺。
收起
273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自昔称王谢,於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展开全文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尚九原吞。
收起
274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

试问於天下,谁从百岁心。
短长从所尽,祸福乃相寻。
展开全文
只以名宾实,那论古至今。
未能忘物境,空复叹人琴。
收起
275

《十五日雪三首》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展开全文
拥柱轻於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悮拨琵琶。
收起
276

《十五日雪三首》

新雷奋蛇甲,密雪斗鹅毛。
正欲裁轻縠,重令著弊袍。
展开全文
沙泉流复冻,烟萼坼还韬。
只待邻醅熟,微声听酒槽。
收起
277

《十五日雪三首》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展开全文
官车犹载炭,菢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收起
278

《龙女祠祈顺风》

龙母龙相依,风云随所变。
舟人请予往,出庙旗脚转。
展开全文
旗指西南归,飞帆疾流电。
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
竹根杯珓不欺人,世间然诺空当面。
收起
279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展开全文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收起
280

《袁大监挽词三首》

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
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
展开全文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收起
关于作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