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诗词全集(2922)首)

2481

《送咸阳主簿王秘校》

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
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
展开全文
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
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
收起
2482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见远来舟,高帆忽前後。
展开全文
将随入浦风,稍度遥圻柳。
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收起
2483

《贫》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展开全文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收起
2484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四金山寺》

山与众山殊,寺非诸寺拟。
无面不当江,有林皆照水。
展开全文
南泠隔吴会,北渡通扬子。
还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收起
2485

《平山堂杂言》

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展开全文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锺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
万古有作心胸降。
收起
2486

《依韵解中道如晦调》

二君嗜学者,不啻食饮贪。
所得才半语,已实犹双南。
展开全文
推予当独步,幸勿辞再三。
可因愤悱发,莫为顽鄙谈。
大雅固自到,建安殊未甘。
哀哉彼屈宋,徒尔死湘潭。
险句孰敢抗,似入虎穴探。
辛勤不盈襜,况又剧采蓝。
诽诃蝟毛起,度量牛鼎函。
人情何多嫉,机巧久已谙。
莫问冠冕贵,自将诗书耽。
兴来聊咏怀,字密如排蚕。
曹刘为我驾,颜鲍为我骖。
爰视二子才,并驱应亦堪。
收起
2487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二水交流抱闾井,清潭几曲自渊回。
已浮画舸遥遥去,更爱双鷖泛泛来。
2488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展开全文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收起
2489

《志来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压砖茶有感》

京都三月酴醾开,高架交垂自为洞。
素叶层层紫蕊香,酿归光禄春生瓮。
展开全文
东陌西池走钿车,芳林广囿飞朱鞚。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边泪滴肝肠痛。
况兹齿发渐衰老,已是忧愁不如众。
宣城北寺来上人,独有一丛盘嫩蕻。
去岁游吴求不得,今朝还喜自持送。
眼底虽同往日看,樽前所忆皆成梦。
又置新茶采雨前,鸟觜压砖云色弄。
对花却酒煮香泉,强咏才惭非白凤。
收起
2490

《答中上人卷》

吹笛皆学龙,吹笙皆学凤。
又於笙笛间,高下不相中。
展开全文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众。
况於真出音,千岁不复梦。
尔为学笙欤,颇已臻妙弄。
收起
2491

《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寄》

黄土坡陁冈顶寺,青烟幂历浙西山。
半荒樵牧旧城下,一月阴晴连屿间。
展开全文
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输闲。
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
收起
2492

《九日次寿州》

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展开全文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破一舟。
收起
2493

《夜晴》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展开全文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收起
2494

《七夕永叔内翰遗郑州新酒言值内直不暇相邀》

诘朝持郑酝,向夕望星津。
俗意愿添巧,古心思变淳。
展开全文
予穷少陵老,公似谪仙人。
独对金鸾月,宫词付小臣。
收起
2495

《和永叔郡斋闻百舌》

响舌能令百鸟羞,听时丹杏发山邮。
春云不定雨来急,湿翅苍茫高树头。
2496

《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

暗树秋风摆叶鸣,桃枝竹簟冷逾清。
孤灯淡淡短亭客,半夜萧萧闻雨声。
2497

《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退之曾作河南宰,韩氏于今又见君。
县政从来人有望,家声不坠世多文。
展开全文
後池分洛贮蓝水,高槛看嵩迷岭云。
主簿堂前七叶树,手栽应莫已刳焚。
收起
2498

《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隅泛舟回谢公命赋》

斋舫谈经後,官池载酒行。
斜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
展开全文
演漾思江浦,夷犹绕郡城。
东辕有遗恨,日日物华清。
收起
2499

《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

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展开全文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收起
2500

《夜饮席上赋松子》

风松有霜子,吹落幽人庭。
幽人畏狼藉,日扫出岩扃。
展开全文
谁将称远物,乃信涉沧溟。
收起
关于作者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