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诗词全集(1256)首)

121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高士寄朝市,迥然心迹珠。
秋风太仓里,黄菊满庭隅。
展开全文
陶令成诗后,王公送酒无。
遥知厌俗事,未免强踌蹰。
收起
122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文案渐消散,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夜静一萤飞。
展开全文
爱赏忽成句,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遇此独依依。
收起
123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三首》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展开全文
余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收起
124

《臧郎中挽歌二首》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
践扬朝有籍,治行吏为师。
展开全文
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
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收起
125

《臧郎中挽歌二首》

素履存诚厚,虚怀待物真。
乡闾昔相接,朋友世弥亲。
展开全文
遗札蝇头强,长阡马鬣新。
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
收起
126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展开全文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收起
127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展开全文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收起
128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
脱縗来拜伏,抚首辱哀怜。
展开全文
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纲牵。
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收起
129

《塞上》

节物正防秋,关山落叶稠。
霜风壮金鼓,雾气湿旌裘。
展开全文
未得西羌灭,终为大汉羞。
惭非班定远,弃笔取封侯。
收起
130

《塞上》

鸿雁秋先到,牛羊夕未还。
旌旗遥背水,亭堠远依山。
展开全文
落日衔西塞,阴烟澹北关。
何时献戎捷,鞍甲一朝闲。
收起
131

《塞上》

瀚海秋风至,萧萧木叶飞。
如何逢汉使,犹未寄征衣。
展开全文
不叹千里远,难甘一信稀。
年年沙漠雁,随意得南归。
收起
132

《塞上》

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
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
展开全文
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
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
收起
133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夙昔游清贯,时流藉重名。
雠书石渠秘,视草玉堂荣。
展开全文
吉兆虚三鱓,凶期告两楹。
子云思故国,坟树必西倾。
收起
134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平生对交旧,万日正如初。
不复知荣贱,都能忘戚疏。
展开全文
遗灵瞻素几,伪物屏涂车。
家事何萧萦,空余万卷书。
收起
135

《故翰林彭学士挽歌》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
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
展开全文
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
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收起
136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展开全文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收起
137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工。
展开全文
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收起
138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沈。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展开全文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收起
139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累日增烦暑,通宵结薄阴。
苍茫变风色,散漫作春霖。
展开全文
野店垂杨重,僧房绿筱深。
疏慵尤得趣,闭户拥重衾。
收起
140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漠漠春云合,烛烛旱气收。
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展开全文
岂独老农喜,仍令恶客留。
洛城花未谢,作意更同游。
收起
关于作者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