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吴上 太祖上(校勘记)

〔1〕吴上 “吴上”二字原缺,库本有“吴”字,据本书体例当作“吴上”,今补正。
  〔2〕建业者古之金陵地 其前一行原有标题“吴太祖”三字,今据库本删。
  〔3〕梅里平墟今常州无锡县东三十里 《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云,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4〕秦本纪渭南(至)蜀郡已上三十六郡也 “渭南、河上、中山、平原”,《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作“黔中、长沙、内史、九原”。《实录》误。
  〔5〕楚亡以后一十三年当始皇三十六始皇东巡 《汉书?武帝纪》《通鉴》七皆云,秦始皇东巡在始皇三十七年。秦灭楚在始皇二十四年,此亦云“楚亡以后十三年”始皇东巡,以此推算,亦为始皇三十七年,此“三十六”当为“三十七”之误。
  〔6〕汉武帝元封二年(至)置一十二州刺史以领天下诸郡 《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汉旧仪》及《通鉴》二一皆云,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据此“二年”当作“五年”、“十二州”亦当作“十三州”。
  〔7〕时扬州刺史刘繇为袁术所逼 “袁术”底本作“袁述”,据甘钞本、徐钞本改正。刘繇为袁术所逼事,见《三国志?吴志?刘繇传》。
  〔8〕末城 《汉书?地理志》上作“宣城”。
  〔9〕太祖上 “太祖上”上原有“吴”字,其下有“太祖下废帝景帝后主”九字,今皆据库本删。
  〔10〕仕汉为破虏将军长沙太守 陶札云:“据《吴志·孙坚传》,坚以长沙太守起兵讨董卓,至鲁阳,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实录》叙坚为破虏将军在举兵前,误。”
  〔11〕破卓军于阳夏 “阳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作“阳人”。陶札云:“《实录》作‘阳夏’,误。”陶说是,《通鉴》六○亦作“阳人”。
  〔12〕海贼胡玉劫南人物 陶札云:“《实录》‘南’字应为‘商’字之讹。”陶说是,《吴志·孙坚传》作“贾人”亦可证。
  〔13〕案志林孙坚生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仁即庶子 “志林”原作“志”、“庶子”原作“戏子”。陶札云:“《吴志·孙坚传》注《志林》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案《实录》‘志’下脱‘林’字,徐钞本《实录》‘戏’作‘庶’。”陶说是,库本即作“志林”,今据改。
  〔14〕表为汉折冲校尉使破庐江太守陆康 陶札云:“《吴志·孙策传》,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在策破陆康后,是也。”
  〔15〕僮芝自署庐陵太守 “庐陵”原作“庐江”。陶札云:“《吴志·太史慈传》注《江表传》‘又丹阳僮芝自擅庐陵,诈言被诏书为太守’。案《实录》‘庐江’乃‘庐陵’之讹。”陶说是,周钞本正作“卢陵”,僮芝据庐陵事亦见《通鉴》六二,今据改。
  〔16〕案江表传 “案”原作“策”。郦校云:“‘策’疑当作‘案’。”郦说是,库本即作“案”,今据改。
  〔17〕复为子章取策从兄贲女为夫人 “章”当作“彰”,谓曹操子任城威王彰也。
  〔18〕丹徒 原作“丹阳”。周钞本及《吴志·孙坚传》注引《江表传》并作“丹徒”,是,今据改。
  〔19〕克昌堂构 “构”字原缺。宋本避高宗名讳遇“构”字皆空阙,或注“今上御名”,后之翻宋本亦因之。库本、徐钞本及《吴志·张昭传》皆作“构”,今据补。下不一一具校。
  〔20〕江表记 《吴志·孙权传》作“江表传”。《旧唐书·经籍志》上、《新唐书?艺文志》二并云:“《江表传》五卷,虞溥撰。”
  〔21〕二万人 《通鉴》六三作“二万余人”,周钞本及《吴志·孙权传》注引《江表传》并作“三万余人”。
  〔22〕是岁丹阳都尉妫览(至)谋杀太守孙翊 陶札云:“《吴志》孙翊被杀在建安九年,《实录》系于十年,误。”陶说是,《通鉴》六四亦见载于建安九年。
  〔23〕问讯老母 “问”原作“间”。陶札云:“《实录》‘间’字应为‘问’字之讹。”陶说是,宋本及《吴志·太史慈传》皆作“问”,今据改。
  〔24〕门下都督 周钞本眉批云:“不当有‘都’字。”《吴志·太史慈传》作“门下督”。
  〔25〕乃令孤攻庐江 陶札云:“《吴志·太史慈传》注《江表传》记孙策语‘仍令孤攻庐江’,案《实录》‘乃’字应为‘仍’字之讹,徐钞本《实录》‘庐江’下有‘太守陆康’四字注。”
  〔26〕但其后不遵臣节自弃作邪僭事 “僭”原作“谮”。陶札云:“《吴志·太史慈传》注《江表传》‘谮’作‘僭’。案《江表传》作‘僭’是也。徐钞本《实录》正作‘僭’。”陶说是,周钞本、刘钞本亦作‘僭’,今据改。
  〔27〕刘公丧亡 《吴志·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作“刘繇丧亡”。周钞本眉批云:“初但称牧,此不当称公,策之于刘固甚轻视,原作刘名似为当也。”
  〔28〕庐江 陶札云:“‘江’字误。”《吴志·太史慈传》注引《江表传》作“庐陵”。
  〔29〕其于尽节 陶札云:“《吴志·太史慈传》注《江表传》‘其’作‘期’,是也。”
  〔30〕猨臂善射 “猨”原作“蝯”(黑旋风附注:“猨”与“蝯”简体字都是“猿”),今据库本、徐钞本、周钞本、刘钞本及《吴志·太史慈传》改正。
  〔31〕时年四十二 “四十二”,徐钞本、《吴志·太史慈传》皆作“四十一”。
  〔32〕始新 原作“始所”,据徐钞本、周钞本及《吴志·孙权传》改正。
  〔33〕权许之乃密使鲁肃上往观衅 陶札云:“案《实录》叙权遣鲁肃观衅在决计拒曹后,误。”
  〔34〕刘璋 各本皆作“刘章”,今据库本及《蜀志》本传改正。
  〔35〕乃自诣京(至)得蜀使鲁肃固守其地 陶札云:“《吴志·周瑜传》‘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案奋威指孙瑜,《吴志·孙瑜传》迁奋威将军。《蜀志先主传》注《献帝春秋》,孙权‘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备不听军过’,足证《实录》盖因鲁肃曾拜奋武校尉而误。”
  〔36〕瑜归江陵治行道病卒于巴丘 《吴志·周瑜传》云:“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陶札云:“《实录》脱‘装’。”
  〔37〕男修尚公主 “修”,《吴志·周瑜传》《通鉴》六六皆作“循”。
  〔38〕驸马都尉 《吴志·周瑜传》《通鉴》六六皆作“骑都尉”。
  〔39〕乃密下扬州 “密”字原缺,今据库本及《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补。周钞本“密”作“自”。
  〔40〕称瑜雅量高智 陶札云:‘智’,《吴志·周瑜传》注《江表传》作‘致’,是也。”
  〔41〕瑜筹略万人(至)恐不久为人臣 陶札云:“《吴志·周瑜传》注《江表传》谓刘备因言次,叹瑜云云,是此数句为刘备语。”
  〔42〕聊复观卿胆耳 宋本、库本、张本、徐钞本、周钞本、刘钞本皆无此七字。
  〔43〕人转相惊 “人”,《吴志·孙权传》作“民”,盖许嵩避唐讳改。
  〔44〕乃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四郡属吴 《吴志·孙权传》《通鉴》六七并云:“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45〕二十一年(至)营于津北 据《吴志·孙权传》《通鉴》六七此为建安二十年事,《实录》系于二十一年,疑有误。
  〔46〕徐祥 《吴志·孙权传》《胡综传》及《通鉴》六八皆作“徐详”。
  〔47〕有二子烈封 “烈”原作“列”,今据库本、徐钞本及《吴志·凌统传》改正。
  〔48〕葛先 《吴志·凌统传》作“葛光”,先、光形近,未知孰是。
  〔49〕二十三年(至)秋横江将军益阳侯鲁肃卒 《吴志·鲁肃传》《通鉴》六八皆云肃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50〕见孙策英杰遂定议共事之 据《吴志·鲁肃传》,肃决计事孙氏在孙策死后。卢弼《三国志集解》引梁章巨云:“肃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是肃先未渡江,亦未尝见策也。”
  〔51〕当阳麦陵城 “麦陵城”,《吴志·吕蒙传》《通鉴》六八皆作“麦城”,胡注云:“《荆州记》曰,南郡当阳县东南有麦城。”
  〔52〕邓当 原作“刘当”。库本、徐钞本及《吴志·吕蒙传》皆作“邓当”,是,今据改。
  〔53〕庞肃 《吴志·吕蒙传》《通鉴》六五皆作“袭肃”,胡注云:“袭,姓;肃,名。”
  〔54〕时上屯戍将徐硕宋芝等二人皆死子弟小弱 《吴志·吕蒙传》作“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
  〔55〕年四十卒于宫中 《吴志·吕蒙传》《通鉴》六八皆云,吕蒙卒时,年四十二。
  〔56〕此一快也 “快”原作“决”,今据徐钞本及《吴志·吕蒙传》《通鉴》六八改。下文“此二快也”亦同。
  〔57〕意出张陈远矣 “张陈”,库本、《吴志·吕蒙传》皆作“张苏”。
  〔58〕子明少时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 《吴志·吕蒙传》及《通鉴》六八“少时”下有“孤谓”二字。
  〔59〕筹略奇正 《吴志·吕蒙传》《通鉴》六八皆作“筹略奇至”。
  〔60〕此内不能辩 “辩”,宋本、库本、徐钞本、周钞本、刘钞本皆作“辨”,《吴志·吕蒙传》《通鉴》六八作“办”。辩、辨、办古通。
  〔61〕以应天顺人 “人”,《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作“民”,盖许嵩避唐讳改。
  〔62〕孙桓 原作“孙植”。库本及《吴志·陆逊传》、本传及《通鉴》六九皆作“孙桓”,今据改。
  〔63〕桓阶 原作“桓峙”。库本、徐钞本及《吴志·孙权传》《通鉴》六九皆作“桓阶”,是,桓阶《魏志》有传,今据改。
  〔64〕拜陆逊为辅国大将军郢州牧 “郢州牧”,《吴志·陆逊传》《通鉴》六九皆作“荆州牧”。
  〔65〕孙劭 《通鉴》七0同。《吴志·孙权传》《张昭传》《顾雍传》皆作“孙邵”。
  〔66〕十一月蜀使致书于权 前文已见“十一月”,此重出,当为衍文。
  〔67〕吴将孙韶(至)获辎车羽盖而归 《吴志·孙权传》注引《吴录》叙此事在黄武四年,《实录》系此事于黄武三年,疑误。又“辎车”,《吴录》作“副车”。
  〔68〕拜郎中使魏 《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作“为郎中令使魏”。
  〔69〕拜太常兼尚书 “尚书”,《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作“尚书令”。
  〔70〕雍字元凯 《吴志·顾雍传》及《吴录》《世说人名谱·吴国吴郡顾氏谱》皆云,雍字元叹,疑此“凯”乃“叹”之讹。
  〔71〕累迁至尚书 《吴志·顾雍传》作“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
  〔72〕冬十一月陆逊以便宜奏施德缓刑宽赋息调 《吴志·孙权传》叙此事在冬十月。
  〔73〕中郎褚逢 “中郎”,《吴志·孙权传》作“郎中”。
  〔74〕除巫令 “巫”原作“丞”,今据宋本及《吴志·士燮传》改正。
  〔75〕徐闻令鲔 “鲔”,《吴志·士燮传》作“<黄有>”。
  〔76〕韩当子综 “综”原作“琮”,今据宋本及《吴志·孙权传》《孙亮传》《韩当传》改正。
  〔77〕夹石亭 《吴志·孙权传》《通鉴》七一作“石亭”,胡注云:“其地当在今舒州怀宁、桐城二县之间。”
  〔78〕印绶始下而薨 《吴志·吕范传》作“印绶未下疾卒”。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