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集(3460)首)

3341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展开全文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收起
3342

《次韵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壶中春色(谓洞庭春色也。
)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展开全文
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收起
3343

《次韵和刘贡甫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清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展开全文
(刘为人短小。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aa22。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
腴田未可买,(本欲买田于泗上,近已不遂矣。
)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此诗寄刘。
)与子皆去国,十年天一隅。
数奇逢恶岁,计拙集枯梧。
好士余刘表,穷交忆灌夫。
不矜持汉节,犹许揽桓须。
清句金丝合,高楼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画想前aa22。
(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东门,登城上,览山川之胜,云此地可作楼观,于是始有改筑之意。
)自写千言赋,新裁六幅图。
(近以绢自写子由《黄楼赋》为六幅图,甚妙。
)传看一坐耸,劝著尺书呼。
莫使骚人怨,东游不到吴。
(此诗寄子由。

收起
3344

《次韵柳子玉二首 地炉》

细声蚯蚓发银瓶,拥褐横眠天未明。
衰鬓镊残欹雪领,壮心降尽倒风旌。
展开全文
自称丹灶锱铢火,倦听山城长短更。
闻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
(自谓竹几为竹夫人。

收起
3345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展开全文
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收起
3346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

夫子自逐客,尚能哀楚囚。
奔驰二百里,径来宽我忧。
展开全文
相逢知有得,道眼清不流。
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
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至言虽久服,放心不自收。
悟彼善知识,妙药应所投。
纳之忧患场,磨以百日愁。
冥顽虽难化,镌发亦已周。
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
但余无所还,永与夫子游。
此别何足道,大江东西州。
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
收起
3347

《双石(并引)》

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
渍以盆水,置几案间。
展开全文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従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收起
3348

《张文裕挽词》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
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
展开全文
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
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收起
3349

《和黄龙清老三首》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
3350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
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
展开全文
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
收起
3351

《和黄龙清老三首》

风前橄榄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开。
静默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3352

《书黁公诗后(并叙)》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
展开全文
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
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
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
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
作是诗以识之。
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收起
3353

《和黄龙清老三首》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3354

《游净居寺(并叙)》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
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
展开全文
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
遂留结庵。
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
其后僧智凯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
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
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
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愿従二圣往,一洗千劫非。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
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收起
3355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3356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
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3357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

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
故知前辈宗徐庚,数首风流似玉台。
3358

《万松亭(并叙)》

麻城县令张毅,植万松于道周以芘行者,且以名其亭。
去未十年,而松之存者十不及三四。
展开全文
伤来者之不嗣其意也,故作是诗。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
(古语云:一年之计,树之以谷;十年之计,树之以木;百年之计,树之以德。
)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
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雪姿。
为问几株能合抱,殷勤记取角弓诗。
收起
3359

《金沙台》

雨後东风渐转和,扣门迁客一经过。
王孙采地空珪璧,长者芳声动薜萝。
展开全文
正尔谪居怀北阙,聊同笑语说东坡。
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收起
3360

《张先生(并叙)》

先生不知其名,黄州故县人,本姓卢,为张氏所养。
阳狂垢污,寒暑不能侵,常独行市中,夜或不知其所止。
展开全文
往来者欲见之,多不能致,余试使人召之,欣然而来。
既至,立而不言,与之言不应,使之坐不可,但俯仰熟视传舍堂中,久之而去。
夫孰非传舍者,是中竟何有乎?然余以有思惟心追蹑其意,盖未得也。
熟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
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
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收起
关于作者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年代
收录作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