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昪简介

李昪简介

南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原称“徐知诰”,是南吴大臣徐温养子。李昪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并兴利除弊,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

简介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本为孤儿,为杨行密于争战中所掳,并以为养子,而杨行密诸子不能容,遂将其给予徐温(一说为徐温所掳,并以为养子),并改名李知浩。   南吴时期,因功累升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使,徐知诰为政宽仁,又能节俭自处,奖励农桑,因此府库充实。当时,徐温居升州,并以徐温长子徐知训居南吴都城扬州(今江苏扬州)控制南吴政权,天祐十五年(918年)徐知训因骄傲荒淫为朱瑾所杀,徐知诰就近自润州渡长江平变,自是徐温乃以其代替徐知训留扬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诰处断。徐知诰在扬州,一反徐知训的作为,恭敬事奉吴王杨隆演,并且谦卑对待士大夫,对待部属宽大,生活俭仆,并以宋齐丘为谋士,改革税制,因此国势渐强,人心归附。   南吴顺义七年(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与徐温亲子徐知询争权,徐知诰趁徐知询入朝的机会,将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吴政权。天祚元年(935年),进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年),改名徐诰。同年,杨溥让位,南吴亡。徐诰即皇帝位,建立南唐,改年号升元。升元三年(939年),恢复原姓,并改名李昪。   李昪登帝位后,勤于政事,并兴利除弊,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

人物籍贯

  关于李昪的籍贯里还有两种说法,有说彭城(今江苏徐州),有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徐铉《江南录》、郑文宝《江表志》、尤衮《江南野史》、文莹《玉壶清话》、马令《南唐书》、陆游《南唐书》、《新五代史》等主彭城说。《旧五代史》、《册府元龟》主海州说。但在地方志中记载李昪是安吉人似乎只有湖州一地。根据《吴越备史》的记述,李昪本姓潘,安吉人,父亲是安吉县砦将,淮南将军李神福侵扰湖州时,俘虏了李昪父子,并收李昪为家奴,吴国丞相徐温一日到李神福家见到李昪,非常喜欢,经李神福同意,徐温收李昪为养子,并改名为徐知诰,建立南唐后恢复李姓,这似乎和李神福有关,但李姓是唐宗室之姓。家世也有四种说法,但从他即位后致书吴越国王要求以毗陵换取安吉来看,可以肯定李昪为安吉人。

重视教育

  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称道,除在京师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以国学大师李善进为白鹿洞主掌教,置学田,聚徒授业,从学者数百,著名诗人江为、伍乔、刘洞等人曾在此求学。流风所及,应者众多,境内各州县亦争相效仿,兴办官学施教,私家书院和村舍私学也蔚为大观,南唐成为文化教育的重镇。

政治主张

  李昪深知创业艰难,守成更为不易,在治理国政上礼贤下士,寻求为政之道,并能虚心接受。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强者。

词作赏析

   咏灯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顶部